- A+
1.台背路基填土加筋施工工序(P27):
清地表→地基压实→锚固土工材料,摊铺,张紧并定位→分层摊铺压实填料至下一层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标高→下一层土工材料锚固,摊铺,张紧与定位。
2.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工序(P41):
3.(正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P73):
平整场地→制备泥浆→埋设护筒→钻机定位→钻进成孔→第一次清孔(置换泥浆清孔)→吊放钢筋笼→吊装导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拔出护筒→剔除超灌桩头→试验
第一次清孔时应做成孔质量检查:①孔径;②孔深;③沉渣厚度;④泥浆指标。
4.先张法流程(P55,2016案):
清理模版、台座(活动、固定横梁刚度、平行)→钢筋、预应力筋安装(含隔离套管)→整体张拉→隔离套管封堵→安装模版→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养护→整体放张(75%,对称)→切除多余预应力筋→吊运、存放
5.后张法流程(P57):
方案一:安装管道→穿预应力筋→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定时抽动、转动预应力筋)→张拉预应力筋
方案二:安装管道→浇筑混凝土(浇筑后立即疏通管道)→穿预应力筋→张拉预应力筋
装配式:先简支后连续梁,
现浇:支架法,悬臂法
钢梁安装质量验收主控项目(P84):钢梁→焊接、螺栓→涂装
钢-混凝土结合梁
钢筋(管)混凝土 拱桥:现浇、装配(P87-88)
斜拉桥
6.支架法现浇箱型梁(P79):
地基处理→支架系统搭设→支座安装(现浇梁中支座安装)→安装底模→底模支架系统预压→调整标高、安装侧模→底板、腹板钢筋加工安装,预应力管道安装→内模安装→顶板钢筋加工安装、端模及锚垫板安装→预应力筋制作安装→浇筑箱梁混凝土→混凝土养护→预应力筋张拉→孔道压浆、封锚→拆除侧模、底模及支架→拆模、落架
支架基础预压 目的、预压荷载大小、合格条件;
支架预压 目的、预压荷载大小;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要求与注意事项;
施工预拱度考虑因素:结构预拱度、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基础受载后的沉降;
拆除原则:①先支后拆、后支先拆;②横向同时卸落、纵向对称均匀卸落;③由小到大;④简支梁、连续梁从跨中向支座,悬臂梁从悬臂端向支座;⑤非承重侧模不伤构件(2.5MPa)、芯模及预留孔道内模保证混凝土不发生塌陷;⑥侧模在预应力张拉之前,底模在结构建立预应力之后拆除(先侧模,后底模)。
7.钢-混凝土结合梁施工流程(P85):
钢梁预制及焊接传剪器→钢梁架设→安装横梁及小纵梁→安装预制混凝土板并浇筑接缝混凝土或支搭现浇混凝土面板的模版并铺设钢筋→现浇混凝土→养护→预应力筋张拉→拆除临时支架及设施
8.挂篮法:
托架或磨架上浇筑墩顶0号块→(墩梁临时固结)→0号块上安装挂篮依次对称浇筑至合龙段→支架上浇筑边跨主梁合龙段→中跨合龙段连续→(体系转换)
9.先简支后连续梁的施工工艺(P79):
安装永久支座→安装临时支座→架梁(梁已经完成正弯矩区预应力施工)→浇筑横隔板混凝土→浇筑湿接头混凝土、负弯矩区湿接缝混凝土→张拉二次预应力钢束→现浇非负弯矩区湿接缝混凝土→拆除临时支座
10.箱涵顶进施工工艺流程(P94):
现场调查→工程降水→工作坑开挖→后背制作→滑板制作→铺设润滑隔离层→箱涵制作→顶进设备安装→既有线加固→箱涵试顶进→吃土顶进→监控量测→箱涵就位→拆除加固设施→后背及顶进设备拆除→工作坑恢复
11.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P125):
开挖导沟→修筑导墙→开挖沟槽→清除槽底淤泥和沉渣→吊放接头管→下钢筋笼(先接头管,后下钢筋笼)→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接头管
12.SMW工法工艺流程图(P124)
1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作业流程:
用人工或单臂掘进机开挖环形拱部→架立钢支撑→挂钢筋网→喷混凝土→开挖核心土和下台阶→接长钢支撑和喷混凝土→封底
14.喷锚暗挖法施工流程(新奥法、浅埋暗挖)
施工准备→洞口加固(管棚)→开挖洞口→洞内小导管布置→小导管围岩注浆→洞内土方开挖→架立钢拱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防水层→二次衬砌
15.隧道外加固技术地表锚杆施工流程:
钻孔→吹净钻孔→用灌浆管灌浆→垂直插入锚杆杆体(全粘结型锚杆)→孔口将杆体固定
16.管棚施工工艺流程:
测放孔位→钻机就位→水平钻孔→压入钢管→注浆(向钢管内和周围土体)→封口→开挖
17.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之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P190):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18.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之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P190):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中心支柱浇筑→池底防渗层施工→池底混凝土垫层施工→池底防水层施工→池壁分块浇筑→底板分块浇筑→底板嵌缝→池壁防水层施工→功能性试验
19.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工艺流程(P191):
钢筋施工→安装内模板→安装非预应力钢筋→安装托架筋、承压板及螺旋筋→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安装外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及锚固肋混凝土凿毛→切断外露塑料套管并清理油脂→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同步加压→量测→回油撤泵→锁定→切断无粘结预应力筋(留100mm)→锚具及钢绞线防腐→封锚混凝土
【注意:先内膜,后外模;无管道、无压浆;先浇筑混凝土,后张拉】
20.满水试验流程(P195):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注水分3次,每次间隔24h、2m/d;渗水量测定间隔24h、初末读数间隔24h;合格标准钢筋混凝土2L/(m2.d)、砌体结构3L/(m2.d)
21.沉井施工程序(P197):
基坑开挖(或当地表土质不佳,如有大石块影响下沉时,可先开槽)→地基加固→铺砂垫层+垫木或素混凝土→浇筑沉井→养护到一定强度后抽垫木沉井下沉→边挖土沉井边下沉→沉井接高(沉井分节做、分节沉,留一定高度在地面)→沉井封底(浇素混凝土垫层→做钢筋混凝土底板)。
沉井施工主要问题:下沉时超沉、倾斜(对策:对称)。
22.水下封底(P198)
(1)清基底 (2)凿毛部位清干净 (3)导管合格 (4)浇筑前,每根导管应有足够的混凝土量,浇筑时能一次将导管底埋住。
(5)水下混凝土封底的浇筑顺序,应从低处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大(“所挖井底中间低、四周高)【2018.9Ⅰ单】;井内有隔墙、底梁或混凝土供应量受到限制时,应分格对称浇筑。
(6)每根导管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且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宜小于1.0m【2018.9Ⅰ单】;各导管间混凝土浇筑面的平均上升速度不应小于0.25m/h;相邻导管间混凝土上升速度宜相近,最终浇筑成的混凝土面应略高于设计高程。
(7)水下封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沉井能满足抗浮要求时,方可将井内水抽除,并凿除表面松散混凝土进行钢筋混凝土底板施工。
23.燃气管道功能性试验流程(P242)
管道吹扫→①部分回填,留出焊口→强度试验→焊口回填②(此时管线已全部回填至管道上方0.5m)→严密性试验→其余部分回填③
24.垃圾填埋场泥质防水层施工流程(P250,2009案):
验收场地基础→选择防渗层土源(黏土+膨润土)→做多组不同掺量的试验→做多组土样的渗水试验→选择渗水试验达标又经济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施工现场根据相应的配合比进行拌合土样→土样现场摊铺、压实→分层施工同步检验(压实度试验+渗水试验)→工程检验达标完成
25.垃圾填埋膨润土垫GCL施工流程:
基底检验→吊运就位→人工铺展→搭接宽度调整(250±50mm)→搭接处撒膨润土粉→进行后续施工
26.垃圾填埋聚乙烯(HDPE)膜防渗层施工流程(P251):
吊运就位→铺设→检查调整→焊接(双缝热熔焊接、单缝挤压焊接)→焊缝检测(气压、破坏性、真空、电火花)→下步施工
27.垃圾填埋HDPE渗滤液收集花管连接工艺流程(P259,2014案):
焊机状态调试→管材准备就位→管材对正检查→预热→加温溶化→加压对接→保压冷却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